在正式开始介绍和测试之前我们顺便介绍一下技嘉在RTX 5050上的布局:一共有3款显卡,除了我们今天评测的RTX 5050 GAMING OC,还有RTX 5050 WINDFORCE OC这款双风扇显卡,以及RTX 5050 OC Low Profile这张三风扇半高显卡——说实话这款我个人更感兴趣一点,但它毕竟比较特殊,不像前两者那样是大众之选。
显卡规格技嘉RTX 5050 GAMING OC在外形设计上基本上是拿了RTX 5060系列GAMING OC的剧本,几张卡长得挺一致的,分不清是件很正常的事。不过技嘉RTX 5050 GAMING OC并没有灯条就是了。
这张显卡长而瘦,重量在683g左右,也不重。包括导风罩和背板,显卡的外壳材质均为塑料。然而得益于丰富的设计,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看起来并不单调。比如说这个表面高低起伏、分区明显的导风罩,表面处理也很丰富,看起来颇具科技感。
风扇均是开口设计,直径为80mm,扇叶为9片。技嘉选择了在扇叶上做文章:每片扇叶表面均有三条凸起的线,然后这些线的隔壁还有一小点突起;另外,扇叶边缘还有锯齿,末端的突起则更明显,有点像鱼鳍。技嘉表示这种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鹰的翅膀,对风量、风压和噪音表现都有提升和改进。对了,这也是风扇得名“仿生风扇”的原因。
从三把风扇扇叶的朝向就能知道,这仍然是技嘉显卡经典的正逆转设计,用于减少风扇之间的乱流。
显卡的侧面也有很多值得说的地方,首先就是右侧的这个半透明塑料组件,它是可以移动的:把它向左滑动,就能露出GAME ON标签,同时给侧面的RTX三字套上一个灰色滤镜。这算是技嘉在一个设计上的小心思吧!
一些功能上的设计也是很值得关心的,比如这个8-pin PCIe供电,和其他显卡不同,技嘉把这个接口放在了更靠近视频输出一侧的地方,这确实很少见。不过安装兼容性问题倒是不需要担心的问题,我拿几台主机试过了。
可以注意到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PCB长度等于显卡全长的一半,换言之,背板的镂空面积真的相当大。从这里也能够看到,这张显卡是双热管配置,就跟我们评测过的其他RTX 5050一样。
背板的设计也是非常经典的GAMING系设计,比如这个如同电路一样的灰色条带阵列。背板的表面处理也是和导风罩一样,带有少许斑驳,有种金属装甲的味道。
最后是视频输出接口,技嘉有不少显卡采用了DisplayPort和HDMI各2个的配置,技嘉RTX 5050 GAMING OC也不例外。对于一部分玩家来说,多一个HDMI接口也许就是他们选择的理由。
一看银色的底座、热管和银色的鳍片这种搭配就知道这是一张非常纯正的技嘉显卡。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显存、供电区域所用的并非导热垫片,而是服务器级别的导热凝胶。因此在图片里会呈现出这么一种形态,有点像是牙膏,不过导热凝胶可稳固结实多了。
技嘉RTX 5050 GAMING OC这PCB非常有意思,你可以说它的元器件布局相当紧凑,但同时也可以认为它在这方面极为稀疏。以肉眼去判断的话,右侧的空白区域全部切掉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当然,以上只是推测,毕竟我也没有电路图。
供电配置是4 + 2,而且PWM芯片和MOSFET啥的全是熟人,我就直接在照片的下方说明了。
AOS AOZ73004CQI:核心供电PWM,uPI uS5650Q:用于电源监控
威世SiC653A:核心供电MOSFET
还是这套锐龙7 9800X3D、DDR5-6000和X870E主板的搭配。对比显卡也没怎么变化,还是RTX 4060和RTX 3050。驱动当然也是最新且唯一的GeForce Game Ready 576.88。
基准测试看图表就知道,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成绩几乎就是2倍的RTX 3050,因此这两张卡没什么比较的必要。如果你已经准备从RTX 3050直接升级到RTX 5050的话,直接换就是了。和RTX 4060相比的话,由于技嘉RTX 5050 GAMING OC是张超频版显卡,两张卡虽然在不同项目上互有胜负,但平均下来是没有区别的,差距在1%以内。
游戏测试原生分辨率测试测试会分成原生分辨率和DLSS两部分。考虑到RTX 5050 GAMING OC真·入门级的定位,这里就把分辨率设定在1080P了。这次的光栅化游戏一共有8款,其中4款是电竞网游,4款是3A游戏,另外还有4款光线追踪游戏。在图形设置上,我们会尽量把预设调整至高,但像《黑神话:悟空》这种1080P下连RTX 5060 Ti也稍有压力的游戏,我们会适当调整画质,同时会在图表上注明。
在大多数游戏中,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发挥和RTX 4060差不多,比如《极限竞速:地平线5》、《黑神话:悟空》和《赛博朋克2077》。虽然在部分网游如《CS2》、《彩虹六号围攻X》里面,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稍显落后,但就具体帧率来说,喂饱高刷屏是不成问题的。而且考虑到RTX 5050刚发布不久,我们可以期待后面驱动带来的提升。
光线追踪游戏对硬件的压力大这件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从这个具体帧率可以看到,要这两张显卡以原生分辨率1080P去跑光追实在有点强卡所难。因此我们还是快速跳到下面的DLSS 4部分吧。
大家可以发现我在这里没怎么说RTX 3050,因为确实没什么好说的,隔了一代的它在这里扮演着垫脚石一般的角色。就跟上面说的那样,要升级的话直接换就是了。
DLSS 4性能测试随着核心规格的降低,DLSS 4的重要性是越发明显的,到了RTX 5050这个级别,DLSS 4对于光追游戏来说就是必选项了。可以看到,即使单开DLSS超分辨率,帧率仍不算让人满意,想要玩得流畅一点,帧生成是一定要开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基础帧率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延迟始终存在,这里的建议最高开到3x挡,兼顾画面的流畅和操作的即时响应。
温度测试技嘉RTX 5050 GAMING OC是在开放式平台上进行温度测试的,测试时的室温为25.6摄氏度。待机温度是在进入系统10分钟后录得,满载时的温度则是通过3DMark中的Speed Way压力测试运行10分钟后录得,记录数据软件为GPU-Z。不难看出三把仿生风扇加双热管的组合对于这张显卡来说已经很好了,满载GPU温度全程没上60摄氏度。
功耗测试功耗测试是和温度测试同步进行的,只是记录数据的软硬件换成了PCAT套件而已,又因为数据量太大,图表内展示的是1分钟数据。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平均满载功耗是125W,峰值满载功耗可达142W(根据记录数据获得),待机功耗为10W。
噪音测试根据压力测试时的数据,技嘉RTX 5050 GAMING OC会在核心达到60摄氏度时启动风扇,它们稳定时的最高转速为41%。约1380RPM。接着我们把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小于10dBA的消音实验室,把风扇设置为满载转速,在30cm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测得的数据是29.9dBA,这个表现是很安静的。
和近期评测的一众RTX 5050相似,你的确可以把技嘉RTX 5050 GAMING OC视作是一款升级了DLSS 4的RTX 4060。两张卡的性能确实相近,然而DLSS 4让RTX 5050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还在用着RTX 3050、RTX 2060等上几代的显卡,那RTX 5050会给你一个称心如意的升级体验。
而和其他RTX 5050相比的话,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独有优势在哪里呢?我想应该是外观和散热方面了。就像开头所说的那样,单看这个样子,你很难将它和入门级显卡联系起来。同时,三把仿生风扇也绝不是好看而已,在散热和噪音上面都有一个不俗的表现。至于售价方面,技嘉RTX 5050 GAMING OC是2299元,作为一款OC版显卡,价格比MSRP略高也是意料之中,但这些优势,有时正是选择的理由。
相关教程
2024-11-07
2024-10-29
2025-04-17
2025-05-28
2024-11-03
2024-11-12
2025-04-30
2025-07-15
2023-03-29
2025-07-20
2025-07-20
2025-07-19
2025-07-19
2025-07-18
2025-07-17